基层动态
看九三阅兵 忆烽火岁月 | 带你了解山东能源集团抗战故事
时间:2025-09-04 浏览量:0
山能抗战故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沿津浦铁路一路南下,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百姓遭殃。到12月底,日寇从济南沿胶济线抵达淄博矿区。1938年1月和3月,又沿津浦铁路相继占领了新汶和枣庄矿区。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新汶矿区的日军到1946年1月才投降撤离),日本侵略者对煤矿工人及附近的人民群众实行血腥残酷的法西斯统治,对山东煤炭资源疯狂地进行掠夺。
日寇的残暴统治和对煤炭资源的疯狂掠夺,激起了山东能源煤矿工人的无比愤恨和强烈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矿工们利用破坏设备、消极怠工、截留炸药、举行罢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有的怀着国仇家恨直接参加八路军、武工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篇章。

▲中兴公司
在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枣庄中兴公司以民族大义为重,通过停产、炸港、沉船阻挡日寇进犯,即使梦断中兴,也“绝不资敌”,“绝不与日本人合作!”这种惊天壮举成为山东能源百年历史上最闪光、最悲壮的一页……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大举南下,给生产、运输蒸蒸日上的中兴公司带来灭顶之灾。为躲避战乱、保家卫国、抵御日寇,在1938年3月18日枣庄沦陷之前,中兴公司就将枣庄矿区的各种主要设备拆除,或转移掩埋或西迁武汉,解散人员,全矿停产,中兴公司办事机构迁往武汉。日军占领中兴煤矿后,实行军事管制。同时,软硬兼施,拉拢中兴公司与其“合作”。1938年4月,中兴公司董事会在汉口作出决议:“绝不与日本人合作!”
5月,在东海和黄海待命的日本海军舰艇,准备占领连云港,然后计划攻下徐州。中兴公司总部下令,撤出在上海和连云港的办事处,同意英军征用正在海外行驶的4艘轮船,并责令连云港分厂经理浦禹峤炸毁码头、装煤机等机械设施,把停靠在连云港的三艘轮船炸沉封港,堵住航道入口,以阻止日军舰进港!

▲中兴轮船公司“中兴三号”轮
南京沦陷后,为阻止日军沿长江西进,中兴轮船公司还有多艘轮船在江阴炸沉江中。多年辛苦建设经营的连云港和轮船公司毁于一旦,但是中兴公司宁可沉船江海,也要阻止日寇进犯;宁可停工停产受损失,也绝不与日寇合作的爱国壮举震惊全国,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抗日热情,《大公报》等新闻媒体高度赞扬中兴公司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抗战时期,我党和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和根据地都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物资基础,加上日伪敌特围追堵截、层层封锁,不仅武器装备奇缺,而且生活物资匮乏。为了发展抗日武装,扩大抗日根据地,地下党组织领导山东煤矿工人想方设法在敌占矿井中搞炸药、雷管、钢材、电线、药品等物资,通过秘密渠道运往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武装斗争。
炸药是煤矿生产普遍使用的材料,也是抗日武装制造枪弹、地雷、手榴弹,进行破袭战的关键物资。特别是日本人制造的化学炸药,爆破威力大,杀伤力强,是抗击日寇的锐利武器。日寇也知道炸药的厉害,对各煤矿使用的炸药、雷管控制非常严格,只要抓住“偷窃”炸药、雷管的矿工,一律格杀勿论。
为了支援抗日,枣庄、淄博、新汶、临沂等矿区的煤矿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把炸药、雷管贴在帽子里,藏在棉衣夹层中,把雷管、导火索绑在脚脖上,把炸药捏成块踩在鞋底下。有的把烟卷的烟丝倒出来,中间装上雷管,两头再堵上烟丝,千方百计瞒过日军和汉奸的严格检查,一点一点从井下向井上带。后来感到这样搞量少难以满足需要,于是大家便串联起来,在井下把搞到的炸药、雷管集中起来,埋在煤车底下,做上记号,煤车提到井上,拉到储煤场,再安排人取出来带走。有的利用上夜班的时间,把搞到的炸药、雷管埋在矸石车底下,通过风井提上来,整包整捆地运到矿外。
1943年,日寇在洪山矿试验长壁式采煤法,全是放炮采煤,使用炸药、雷管较多。地下党员闫满秋利用他当“包工柜把头”的有利条件,采用多领少用的办法,把搞到的炸药、雷管先藏到井下充填带,积攒多了,就在夜间派人从风井提上来。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获取炸药600多斤,雷管200多个,导火线150米。就这样,当时“偷取”炸药和雷管支援八路军的抗战活动遍布整个矿区。然后矿区工委再派人扮成小商贩,秘密把这些炸药、雷管收集起来运走。淄博矿区最多时一个月搞出炸药5000余块(约1000余斤),受到鲁中区党委表扬。
1944年,中共鲁中区党委派刘冒德和地下党员“老洪”深入赤柴炭矿(禹村矿)发动矿工为八路军搞炸药、钢材等物资。起初,日本人对炸药看管很严,为防炸药丢失,让矿工打炮眼,鬼子装炸药。后来鬼子嫌麻烦,就按炮眼多少发给矿工炸药,让矿工自己装药、自己放炮。矿工们利用这个机会,采取深打眼浅放炮、多打眼少装药的办法对付鬼子。一茬窑能节省很多炸药,然后把炸药收集起来,送到电工万金富和拾粪工杨玉亭手里,由他俩负责转送到抗日根据地。
杨玉亭因一条腿有残疾被安排在井下拾大粪,同时承担收集运送炸药的任务。他把收集的炸药藏到粪筐底层,再挑到井上想办法送到矿外。杨玉亭发现大门口站岗的伪军大都是抓来卖命的农民,只要给他们点好处检查就放松。便经常给他们套近乎,送点烟酒之类的小礼物,这样挑着藏有炸药的粪筐进出大门就顺利多了。
1938年日寇侵占山东各煤矿之后,利用矿区原有的运煤铁路,将掠夺来的成千上万吨煤炭不断地运往日本,实施“以战养战”,同时运送大批军用战略物资,疯狂地杀害中国抗日军民。为此,淄博、枣庄、新汶矿区各支抗日武装力量建立后,响亮地提出“扒铁路、炸火车、砸断鬼子的铁腿”的战斗口号,在八路军和附近农民的支持配合下,经常在夜间出击,开展铁路大破袭,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阻滞了敌人的侵略步伐,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侵略的嚣张气焰。

▲报纸报道淄博矿区抗日事迹
1938年3月份,台儿庄大战在即,为了拖住日军的后腿,截断其后方补给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要求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动员工人把津浦、陇海铁路全部破坏炸毁。郭子化领导动委会很快动员了数千名枣庄煤矿和铁路工人,在短短几天内就把铁路基扒掉。其中,滕县至枣庄、台儿庄至赵墩的铁路扒得最彻底,使日军在较长时间不能通车。与此同时,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区司令员廖容标和淄博矿区工委的指挥下,淄博矿区抗日游击队四中队、十四中队和工会武装部的抗日健儿,全部投入铁路破袭战斗,一天一夜就破坏了胶济线上张店至辛店车站一段、张博支线上南定至五公里车站的全线路轨,炸毁日军兵车一辆。同一天夜晚,第四中队在胶济线凤凰山附近的一段陡坡上,将一列满载日军的兵车炸翻。矿区工会武装部爆破组在张博支线连续炸毁桥梁3处。
淄川铁路大桥是通往淄博矿区的咽喉要道,跨度达100多米,有日军昼夜巡逻守备。矿区第四中队爆破组20多名队员先潜伏到桥北面的黄家铺村,经过周密侦察,摸清敌人的活动规律,趁日军换岗之机,战士们携带炸药,迅速冲上大桥,安装好炸药,这时听到大昆仑方向有火车驶来,立即引爆,大桥塌落河底,火车刹车不及,钻进桥下,列车上50多名日军全部丧命。
1938年7月7日,为了以实际行动纪念抗战一周年,淄博矿区党和工会组织发动了3000余名工人和附近村庄的农民,在八路军八团一营的掩护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路战。为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几千人沿铁路一字摆开,先用撬杠把铁轨翘起来,随着一声号令,上百米铁轨被掀翻到路沟里,这样一路喊一路掀,一夜之间把南定到淄川、张店的12华里铁路全部破坏掉。致使敌人35天没通车,洪山和淄川的鬼子饿得吃高粱,几次出来抢粮食。在破袭战最为激烈的路段,敌人怕火车头被炸,列车开动时,除有装甲车前面探路外,还把车头放在车厢后面推着,像乌龟似的爬行,从张店到博山80华里,有时要跑一天。
新汶矿区华丰煤矿地下党专门成立了破坏组,主要破坏敌人的要害设施。1942年,在津浦线上,敌人运送军队和军用物资的列车穿梭不断,为了砸断鬼子的“铁腿”,中共泰宁县委和华丰矿地下党组织决定在津浦铁路线上给敌人制造事故。破坏组有时把3个雷管偷放到铁轨连接处,有时趁夜色用扳手卸掉轨道链接夹板,有时在两个车厢之间放上炸药,从华丰矿附近的南驿到大汶口的津浦路段,经常发生爆炸事故,搞得敌人不得安宁。3月份的一天,爆破组的同志找到在南驿火车站干扳道工的袁师傅,向他宣传抗日道理,请他在南驿火车站的破坏活动中积极配合。他说:“要干,就寻找机会干场大的才过瘾!”4月的一天晚上,从南北两个方向开来敌人两辆军列,分两条轨道在南驿车站相会。袁师傅看时机已到,就迅速地把道岔搬到同一股道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两列火车迎面相撞,车头和车厢东倒西翻,车厢里日本鬼子哭爹叫娘,枪声、喊声、哨子声响成一片,车站乱成一锅粥。据车站的工人事后说,这次撞车导致日军死伤上百人。
1939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陈光、罗荣桓带领下,从山西经一路穿插激战,越过津浦铁路进入鲁中,继而挺进鲁南,揭开了在山东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序幕。经抗日军民浴血奋战,到1940年底,鲁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而此时的临沂矿区各民办煤矿因受战乱影响大部分停采,仅余竹园、岐山、草埠三家煤矿维持生产。抗战期间,煤炭是临沂地区的稀缺资源。而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八路军先后在沂蒙山区腹地建立了多处兵工厂,急需煤炭作燃料生产枪支弹药。因此,利用多种手段获取煤炭,就成为抗日根据地军工生产的迫切需要。

▲竹园煤矿
临沂矿区的竹园煤矿尽管井型小,规模不大,但产出的无烟煤发热量很高,老百姓称之为“天然焦”。抗战爆发后,竹园煤矿成为各方争夺的“宝贝”。1937年11月,共产党人郭友邻、刘克成等在竹园矿区附近的珍珠山拉起一支抗日武装——“莒县抗敌自卫团”,郭、刘二人分别任政委、团长,在竹园煤矿播下了工人抗日的火种。1940年,竹园煤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供应了八路军大店根据地兵工厂。为扩大产能,1942年,竹园煤矿新凿一大井筒,挖到40米,尚未出煤,即被驻扎在竹园矿附近的日军抢占。日军抢占后,沿原井筒继续向下开凿,1943年2月,在90米深处发现大沟煤层,煤层厚约5米,走向长约300余米。同年5月,日军从青岛运来汽绞车、锅炉、水泵等设备,准备大规模开采。6月,八路军大店根据地组织数千民兵群众夜袭竹园煤矿,在煤矿工人的配合下,破坏了设备,缴获了部分工具和零配件,使日寇使用大机器开采的阴谋未能得逞。
在日寇占领竹园煤矿期间,安插进竹园煤矿的八路军联络员王立民,以木匠身份作掩护,以给尹家湖铁匠买煤的名义,先后为八路军设在鸡山、马髻山的兵工厂运送了十多万斤煤炭,解决了兵工厂的急需,保证了军工生产。他还利用日伪军晚上龟缩在据点里的有利时机,组织矿工偷运煤炭。白天,矿工们将挖出的好煤留在井下,把次煤、矸石或黑碴子运上井。夜幕降临后,王立民组织矿工将白天偷偷藏起来的好煤用驴驮,或用小推车,运到位于莒南县大店镇的滨海军区兵工厂。1944年2月,八路军收复了竹园煤矿,由鲁中工商局接管。1944年11月14日,竹园煤矿工人参加了解放莒县城战役。1945年11月24日,在解放泊里战役中,有51名竹园煤矿工人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工兵连的挖坑道作业,用地下接敌的方法,炸毁了日伪军的大炮楼,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诏书宣布战败投降后,朱德总司令根据《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精神,向解放区所有的武装部队,发出了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的命令,并布告日军,必须无条件就地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
新汶矿区的日军得知裕仁天皇发布投降诏书的消息后,哭的哭,嚎的嚎,如丧家之犬,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原来分散驻扎在张庄矿、新泰炭矿(安仙煤矿)、赤柴炭矿(禹村煤矿)的日军,以及伪军万金山的队伍唯恐事变遭袭,陆续集结到华丰炭矿。加上后来东太平车站(磁窑车站)的日军,全部集结到华丰矿的日伪军达3000余人。

▲日伪时期华丰煤矿西大门
为了迫使日伪军就地缴械投降,抗日军民分两步层层包围了华丰矿,布下了天罗地网。第一步,是矿工、民兵和地方抗日武装包围华丰矿。几千人在据点大门外手持木棍、斧子、洋镐等劳动工具,高呼口号,怒骂日寇,发泄对鬼子汉奸的无比愤怒。而鬼子汉奸就像缩头乌龟一样,再也不敢出来耀武扬威了。这期间,鲁中二军分区地方武装在矿区党组织和工人群众的配合下,首先收复了日军设在西故城的发电厂,接着收复了华丰矿的东号井。把鬼子汉奸全部赶进了西号井的据点里,同时切断了据点里的电源、水源,逼着鬼子汉奸尽快缴械投降。新成立的华丰矿党总支领导全矿工人和民兵轮流在敌人的据点外站岗放哨,并组织矿工扒了铁路,切断了交通,防止敌人乘火车逃窜。同时,成立了煤矿警卫队,发动工人轮班巡逻保护仓库物资、机器设备和重要建筑物,防止敌人趁机破坏。
第二步,是我军主力部队包围华丰炭矿。先是由八路军鲁中二军分区一个团实施包围。后来从南方昼夜兼程赶来的新四军一纵队叶飞司令员和赖少珠政委率领的两个旅住在华丰矿附近的几个村庄里。就这样,军民携手,层层设防,把整个华丰炭矿围得象铁桶一般。起初,日军根本不把矿工和地方武装的包围放在眼里,地方武装两次派人前去谈判受降,日军只要求送水送电,避而不谈缴枪投降的事。后来八路军、新四军的正规部队一来,日军感到再不缴枪投降,只有死路一条。这才放下架子与八路军、新四军进行谈判。
谈判地点设在离华丰矿不远的南故城一家酒店里。在1946年1月上中旬的十多天里,我军首长同日军军官先后进行了四轮谈判。经过四次艰难谈判,日军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1月23日,按照受降计划,日伪军从华丰矿西号井西门撤出。我军进西号井东门清点收缴武器。经清点,机关枪如数移交,步枪5000支不仅不少,还多了几百条。武器清点移交后,日军用汽车拉着高级军官及家属,士兵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冒着鹅毛大雪,垂头丧气地向济南方向走去。至此,华丰矿区的日军受降工作圆满结束。

当九三阅兵的铿锵步伐震撼山河
山东能源人读懂了历史的回响
那些湮没在矿井深处的煤屑
那些凝结在铁轨上的血痂
终将化作民族脊梁的永恒坐标
我们深知今日山东能源的
每一度电
都跃动着抗战烽火淬炼的精神火种
每一吨煤
都承载着无名英烈未竟的报国热望
让我们以矿灯为炬
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让“特别能战斗”的基因
融入智能化建设的血脉
让“扒铁路炸火车”的胆魄
转化为改革攻坚的锐气
让“沉船阻敌”的决绝
升华为科技强国的担当
山河无恙 薪火永传
这盛世长卷里
永远镌刻着属于山东能源人的红色印记!
策划 | 刘佳
素材 | 巩翠海 宋波
文案 | 刘佳 郭超圣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郭超圣 编审 | 刘佳 审核 | 李振鲁
来源:“山东能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