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心骨 领头羊 暖心桥——霍州煤电辛置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23    浏览量:0

在霍州煤电辛置矿矿史展览室里,静静陈列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世纪50年代,这座矿井的首批建设者们围坐会场热烈商议,墙上最中央的党徽熠熠生辉,红色初心在灯火中跃动。


风雨兼程70余载,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创岁月到智能开采的新时代,辛置矿为什么一次次总是能够在困境中突围、在转型中破局?从这枚始终在矿井深处闪耀着光芒的党徽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发展的“主心骨”、实干的“领头羊”、聚力的“暖心桥”,正是党组织以“固根铸魂”的定力、“攻坚克难”的魄力、“枝叶关情”的温度,让这座老矿穿越岁月的沧桑而始终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强引领:“主心骨”领航开新局



“矿井要延续生命,必须打破资源枯竭=发展停滞的魔咒!”6月25日,在接受采访时,辛置矿党委书记、矿长张红义的话掷地有声。



面对主采煤层濒临枯竭的困境,该矿党委沉心静气、锚定方向——既要唤醒沉睡的资源,更要延续老矿的根脉。今年年初,该矿党委班子成员带着尊重历史、问计前人的初心,一头扎进60多年的生产档案里查找线索,又挨家挨户走访退休老矿工,听他们讲述过去的开采故事、回忆当年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情况。正是靠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群众智慧的汲取,让深耕现有采区、复采旧巷资源、充填开采村庄下压煤的“三步走”战略规划图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为矿井争得了60年的续航期。


这背后,是该矿党委把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的切实行动:9次党委会反复研讨,22项议题前置论证,6项制度修订完善,让“三重一大”决策既有集体智慧的温度,又有制度规范的硬度。这不是简单拍板,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责任。事前,多维度审慎评估,汇聚专业智慧与职工心声;事中,严格依照跟踪督办实施办法,紧密跟踪;事后,以科学性、民主性、合规性、时效性为尺,定期复盘。比如生产准备队的整合重组,该矿党委班子不是凭空定方案,而是蹲点调研摸实情、集中掘进力量攻难点,最终使二采区煤柱A面施工周期缩短30%。


“压力再大,也得对老矿的未来负责!”辛置矿党委会上形成的这一共识,透着“主心骨”的担当。


深部采区焕发生机,运输线“物流革命”减人提效,智能化升级同步跟进……目前,随着“三步走”战略推进成效的逐渐显现,老矿辛置青春勃发。矿工们的话说得很实在:“党委领着干,我们心里亮堂堂。咱百年老矿有盼头、更有奔头!”



谋融合:“领头羊”冲锋破难关



去年5月的一个夜班,辛置矿开拓一队党员贾明全闻到涌水中有一股臭鸡蛋味,当即判断前方顶板裂隙增大,涌水量会增大,果断叫停作业并紧急投用大流量水泵。几小时后水量骤增,备用泵及时投用,一场潜在事故被成功化解。该队党支部书记李庆卯改进的快插式排水管路,让水泵与管路实现了“空中对接”,不仅有效节省换泵时间,还减少了70%的水下作业量;“三组六步法”作业流程通过技能竞赛不断优化,党员带头下水、分工协作,让每一次险情处置都高效有序。


近年来,该矿党委以“融”为关键,推动“一支部一品牌”扎根生产一线,让党组织的力量深度融入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冲锋在前的“领头羊”。开拓一队化险为夷的成效、精益求精的改进,就是对辛置矿“双争双高双提升”党建融合品牌的生动注脚。



在辛置矿,各党支部紧扣安全生产创品牌、破难关,28项重点攻坚项目落地见效,16项直抵井下生产一线,从综采工作面高效回采到掘进巷道安全支护,党员带着职工啃下一块块“硬骨头”;8项瞄准经营管理堵点,像供应中心党支部的废旧物资管理,让每一件材料都用在刀刃上。值得一提的是,综采二队党支部深耕“安全十二大体系”,把“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融入一项项具体的操作规范中;开拓一队党支部以“两融一创”品牌推动党建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高效完成深部井开拓任务……这些特色做法让“一支部一品牌”成为助推生产的“强引擎”。


循着这样的路径深耕细作,“双争双高双提升”已成为辛置矿安全生产的“红色动力源”。8个示范党支部引领带动,12项技术创新落地生根,党员带头破解的21个生产难题,正化作实实在在的安全效益——工作面安装工期缩短、原煤回收率提升、现场隐患减少。


党建与安全生产同频共振,让这座老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跑越稳。



促团结:“暖心桥”聚力更聚心



在辛置矿,党组织架起的“暖心桥”始终连着职工的柴米油盐、冷暖安危。从面对面听诉求到实打实解难题,一件件民生实事像纽带,把企业与职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每月的职工代表恳谈会从不缺席,“班中餐分量再足点”“澡堂水温调一调”……职工提出的18条建议条条有回应,2849个保温水壶和餐盒送到岗位,300名退休职工用上了新改造的康乐浴池,每周一次的免费理发服务更是暖到了心坎里。


健康守护更是细到了骨子里。1590名井下职工领到了急救小药包,支柱车间的陈华阳就靠包里的速效救心丸闯过了在工作现场突发心梗的险关;体检项目年年升级,45岁以上职工加做胃肠镜,女职工多了专项检查,井下还装了自动体外除颤仪,300副护腰护膝护住了一线工人的老毛病,大伙有了“护身符”后干起活来心里变得更踏实。


后勤党支部的手更巧,把矿区缝补成了“暖心窝”:办公楼刷新了墙面,休闲广场铺了新地砖,停车场划了整齐的车位;职工公寓里,艾草驱蚊点驱散了蚊虫,新换的床品带着阳光味道,200多台冷风扇吹走了暑气;食堂变着花样做7种套餐,24小时餐车让倒班工人随时能吃上热乎饭,便民服务站的血压计、微波炉,阅览室的图书棋盘,连11个新能源充电桩都是免费的,处处透着“家”的温馨。



职工们的“心头大事”,就是挂在党组织心上的“头等大事”。前不久,高考甫一结束,辛置矿就贴心地给家有考生的职工们办起了志愿填报讲座,专家帮着分析分数线、选专业;“四点半课堂”里,党员志愿者义务辅导着双职工们放假在家的子女,让家长上班时心无牵挂。


食堂餐车飘着热包子的香气、公寓楼里冷风扇送来丝丝凉意、便民站里职工用着微波炉热饭热奶……漫步辛置矿,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关怀,正用“民生无小事”的初心,把职工们的“幸福账单”越拉越长,也把职工们的人心聚得越来越紧。



采访手记

老矿不老的“密码”


从1952年到2025年,走过70多个春秋的辛置矿,巷道在延伸、设备在更新、人员在“换血”,但党组织的初心一如既往、从未更改。当“主心骨”的引领力、“领头羊”的战斗力、“暖心桥”的凝聚力实现同频共振时,这座七秩老矿便有了穿越风雨的底气和“容颜”不老的动能。


在辛置矿的办公楼前,那面历经沧桑的党旗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格外醒目、字字铿锵。过去70多年来,无论矿井发展面临多少挑战,无论生产一线遭遇多大难题,无论民生福祉需要多少投入,辛置矿历届党委始终清醒“从哪里来”的根基、坚定“到哪里去”的方向。


把党的建设深深扎根在矿井脉络里和职工心坎上,就能够让矿井在成长过程中汲取到源源不断的不竭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更大辉煌!这,或许就是辛置老矿永葆青春的“密码”。


来源:“山西焦煤”微信公众号